有一种守护者叫“火焰蓝”(建设更高水平的平
发表时间:2025年11月13日浏览量:
在贵州省开盐县,消防队员组织幼儿园小朋友参加应急演练。袁福红 摄(新华社发)浙江省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队员进行水课演练。陈永杰 摄(人民视觉) 注:当警钟响起时,消防队员“敢于攀登刀山,勇闯火海”,以无畏的责任感守护你我。他们并不是生来勇敢,他们只是想保护我们。在危险的地区,总有“火蓝”的身影。 “十四五”期间,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大投入,建成城市消防站3538个;新建政府专职消防队6,692支;招募了11.4万名全职消防员,使消防员总数达到25.5万人;消防救援力量显着扩大。十一月是全国消防意识月。 ”“消防人人有责,生命第一”,人人参与,人人各司其职,提高消防意识,筑牢安全防线,向消防员致敬,对自身安全负责。如何正确用火用电?本报记者 齐玉坤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国家消防救援局11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以“消防全民、生命第一——安全用火用电”为主题的全民意识保护活动。为预防火灾事故,相关部门有关部门提醒您,在施工作业、生产作业、餐饮娱乐、家居生活等日常场景中,要注意防火、用电、用气安全。施工作业时,在进行焊接、切割等动火作业前,要注意检查设备线路,避免因低温造成线路抱伤、损坏等事故。防止飞溅火花的措施。施工及运营期间——安排专业电工对配电柜、开关箱、电源线、插座等进行全面用电安全检查。 用餐、休闲时间——专人加强对电器及电路的日常维护,电器插座、件不得超载;使用合格的燃气灶、阀门和软管;加强日常安全检查,防止接头松动、管道因低温硬化而造成泄漏;使用燃气时场所必须通风,严禁因天气寒冷而关闭门窗,导致通风不良。居家时——手机充电器等小家电不宜长时间开启;使用电暖器、电热毯等设备时,一定要远离易燃物品;请勿直接烘烤衣服睡觉前一定要关掉电热毯的电源。山西省平遥古城的消防员杨晓杰在古城狭窄的街道上找到了灭火的最佳路线。本报记者 郑阳阳 11月9日上午,山西平遥县谷城消防救援站消防员杨小杰与队友一起上街。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巡查是与网格员跨区域开展,排查火灾隐患。杨小杰在向商户演示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时,也注意到了擅自连接电线等隐患。消防局联合辖内社区,发动网格员重点排查店内电线管道保护、灭火器调整、易燃易爆物品存放等隐患。物资的同时,开展“隐患排查”行动。 “网格员比我们更熟悉古城的街道和商店的布局,与他们合作,我们可以准确地发现隐患。”平遥县古城消防救援站指导员石建东说。平遥古城是文化遗产地,古建筑群密集,其中96%为砖木结构。当发生火灾时,火势蔓延得非常快。修复古建筑时,工人们在粉刷时不小心引起火灾。看着百年屋顶上熊熊燃烧的火焰,火焰被释放后,杨小杰感到了难以形容的心痛。 “放火时一定要注意对古建筑的保护,尽量减少水害等对古建筑的二次损害。”杨小杰说道。三年前,团队从经验丰富的消防员中挑选了司机,并杨晓杰主动报名。 “消防车司机,这个岗位充满挑战。”杨小杰说,司机一定要记住古城市政消防栓的情况,确保消防车快速、安全到达火灾现场。古城内道路狭窄,有的街巷长度不足两米,大型消防车难以通行。 “快速找到道路、找到合适的高度”成为救援的关键。杨晓杰了解古城内的道路状况、412个市政消防栓以及各种水源的位置和状况。 “如果打电话的人说的是‘某家客栈的后巷’或者‘某家醋店的隔壁’,杨小杰可以立即报告最佳路线,找到最近的消防栓或水源。”石建东说。今年,故城消防救援站合并了故城水资源图、消火栓图,和车辆路线图合为一张大地图。在训练中,每个消防员都必须记住,队伍里像杨小杰这样的消防员越来越多。江苏淮安工业园区消防员林宜兴——处理化学品泄漏时,慢一秒就危险一分钟。本报记者 王伟健 凌晨5时50分,天色微微亮,大多数人还在熟睡中。江苏省淮安工业园区宁联路消防救援站站员林宜兴准时站了起来。晚上6:00锻炼身体,6:30洗漱打扫房间,晚上7:00吃早餐,7:40集合检查车辆和设备……林艺兴十多年来严格遵守这个作息时间。林宜兴所在的淮安工业园区消防救援大队,辖宁连路消防救援站和盐化消防救援队。共有94名消防员和21辆消防车执勤。它是保障淮安工业园区安全的重要力量。 “我们的训练是从穿衣服开始的。”在“反应堆处置”培训班上,林艺兴教授厚重的防护服并向记者介绍。一旦白烟(模拟氯气)升起,命令就下达:“1号车,储罐根部阀门有轻微泄漏,准备堵漏!”林逸星贴近地面蹲下,手持有毒气体检测仪,仔细探查泄漏点的中心位置。在确定进料口阀门的泄漏点后,他向队友寻求支持。他的队友也做出了回应。在防护手套的阻挡下,林逸星的手指几乎失去了触感。他依靠数千次练习积累的肌肉记忆,准确操作注堵工具组。三分钟后,漏洞被成功堵住,泄漏停止。他立即带队进行消毒工作团队用碱性物质彻底中和剩余的“毒气”。“在化学灾难中,戈尔登的救援时间以秒计算。”训练中,林逸星掏出了被汗水浸透的头盔。 “如果你慢一秒钟,你就会陷入更大的危险。” 11月9日,林一星和队友来到工业园区周坝街区,向居民讲解火灾对家庭生活的潜在危险。 “面粉、淀粉等易燃粉尘分散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后,遇明火就会爆炸。”他边展示边解释。居民李源说:“我做饭时一般都会在炉子上放面粉,没想到有危险,以后要远离火源。”回到营地,林逸星在日记里认真记录着今天的工作。他说:“窗外是城市的工业生命线,也存在着需要时刻警惕的危险。”警觉。云南省临沧市蒙定镇消防队员肖长河奔赴深山,及时救人于水火之中。本报记者叶传增“天气干燥,物以稀为贵,家里取暖设备要做好与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的准备,定期检查商铺电气线路,不要乱接……”11月9日,蒙定镇消防大队队长肖长河,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来到镇上农贸市场提醒群众安全用火用电“以前镇上有消防队,但数量少,装备差,缺乏专职救护人员。”肖长河说,以前遇到突发事件,镇上救援能力有限,需要县消防救援队的支援。至少一个小时重新救援人员驾车从县城前往镇上。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进政府对乡镇(街道)专职消防队和消防站(以下简称“一队一站”)的全面建设,要求在城市消防救援站外的1134个乡镇(街道)设立“一队一站”,打通火灾“最后一公里”。 “一队一站”成立以来,云南消防系统累计参与突发救援事件1.8万起,排查纠正隐患6万余起。蒙定镇消防员人数由8人扩大到30人,消防车增至6辆,配备冲锋舟、破拆装置等装备。 “博乃村水位上涨,部分人员被困,立即出动紧急救援!”某天深夜,火边蒙定镇大队营内,突然响起了紧急警报。迅速整理好装备后,肖长河带领10人分乘2辆车,带着冲锋舟、救生衣等装备赶赴现场。五分钟后,救援人员赶到现场,水深齐膝。 “一队向东,二队向西,第三队乘冲锋舟疏散被洪水淹没的房屋。”萧长河清楚地下达了命令。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救援,10余人被安全疏散至临时安置区。 “我们是山区离群众最近的消防队,无论洪水还是火灾,我们都要冲在最前线,尽量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萧长河说道。 
